应付职工薪酬,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欠员工的钱,还没发的那部分。这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报酬,像是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等。在会计账上,这笔钱属于企业的负债,记录在“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里。
会计分录嘛,其实就是记录这笔经济业务的一种方式,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 不同的薪酬项目,分录会有点小区别,但大体思路是一样的。
先别急,举个栗子给你看看,是不是瞬间就清晰了?
假设公司这个月发工资,总共10万元,其中:
- 基本工资:8万元
- 奖金:2万元
另外,公司还从工资里代扣代缴了:
- 社保(个人部分):5000元
- 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3000元
- 个人所得税:2000元
那么,会计分录应该是这样的:
1. 计提工资时(还没发钱的时候):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等 (根据员工所属部门)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00
应付职工薪酬—奖金 20,000
解释一下: 这一步是确认公司欠员工多少钱。借方科目根据员工的岗位性质来定,比如行政人员的工资计入“管理费用”,车间工人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销售人员的工资计入“销售费用”。贷方“应付职工薪酬”则详细记录了工资、奖金等具体项目。
2. 代扣代缴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 5,000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 3,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00
解释一下: 这一步是记录从员工工资里扣掉的部分。这些钱不是公司的,公司只是代为扣缴,所以要记入“其他应付款”和“应交税费”。
3. 实际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70,000
贷:银行存款 70,000
解释一下: 这一步是记录实际发到员工手里的钱。 借方减少了“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表示公司欠员工的钱少了;贷方减少了“银行存款”,表示公司的现金流出。
4. 缴纳社保、公积金和个税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 5,000+X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 3,000+Y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X+Y
解释一下: 其中X和Y 代表公司负担的部分。缴纳这些款项时,借方减少了“其他应付款”和“应交税费”的余额,表示公司代缴义务完成;贷方减少了“银行存款”。
是不是感觉没那么难了? 下面再来深度解析一下:
应付职工薪酬 可不仅仅是工资奖金哦,它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成员”:
- 职工福利费: 像是给员工买的商业保险、过节发的福利品、免费提供的午餐等等。
- 社会保险费: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都有公司需要承担的部分。
- 住房公积金: 同样有公司需要缴纳的部分。
-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需要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这些费用。
- 非货币性福利: 比如公司把自家的产品以很低的价格卖给员工,或者免费提供班车接送,这些都属于非货币性福利。
- 辞退福利: 如果公司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 短期带薪缺勤: 员工休年假、病假等,公司照常支付的工资。
哇,这么多! 别慌,会计处理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只是具体科目和金额会有所不同。
再来说说常见的几种薪酬形式的会计分录:
1. 月度工资
上面例子讲的就是月度工资的处理,是最常见的一种。
2. 年度奖金
年度奖金通常在年终发放,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奖金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奖金
贷:银行存款 (可能还要代扣代缴个税)
3. 职工福利
如果是直接购买的福利品: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等—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商品
如果是计提的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等—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实际使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商品
4.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计提时(包括公司和个人部分):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等 (公司负担部分)
借: 应付职工薪酬 (个人负担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 (公司和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 (公司和个人部分)
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重点提醒: 公司负担的社保和公积金,要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
一些实操中可能遇到的小问题:
- 跨月计提工资怎么办?
有些公司会在月底计提工资,但实际发放是在下个月初。 没关系,会计分录照常做,只是“应付职工薪酬”这个负债会跨月存在。
- 员工离职了,工资怎么算?
按照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工资,做好代扣代缴,该支付的补偿金也要算清楚,及时支付。
- 工资条项目很多,会计分录要全部体现吗?
不一定。会计分录主要体现的是薪酬总额、代扣代缴项目和实际发放金额。工资条上的明细项目,更多的是为了让员工清楚了解自己的收入构成。
- 实物福利怎么做账?
如果公司用自己的产品作为福利发给员工,要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市场价)来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等—职工福利费 (按公允价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按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按成本)
贷:库存商品 (按成本)
-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职工薪酬的处理上会有不同吗?
不会有不同。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增值税的处理,职工薪酬这部分会计分录的处理是一样的。
总结一下, “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并不复杂,关键是要细心,搞清楚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分清哪些是公司负担的,哪些是代扣代缴的,哪些是实际发给员工的。 熟练掌握这些,你也能成为职场中的“会计小能手”! 做账的时候,多思考一下背后的业务实质,会更容易理解会计分录的逻辑。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58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