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校

每次路过成都的红河大道,尤其是那个路口,我的视线总会不自觉地飘向那个不算气派,但无比熟悉的大门。门头上那几个字——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校,就像一个时间胶囊的开关,一下子就把我拽回那个有点迷茫,又充满着机油、颜料和青春荷尔蒙味道的年代。

咋说呢,对很多人来说,职业学校可能只是一个次选,一个退路。我承认,当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里也咯噔一下,挺复杂的。感觉自己像是被主流赛道甩下来的人。但现在回头看,那几年的经历,反而成了我后来安身立命的底气。真的,不是客套话。

我记得刚进校门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是蔫的。校园不大,也没有想象中大学城的开阔和洋气。但很快,这种感觉就被一种更具体、更实在的东西冲散了。那就是“实训”。这个词,在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校里,分量重得不得了。

我们那时候,汽车维修专业是绝对的王牌。那帮哥们儿,一天到晚身上都有一股淡淡的机油味,混着金属的铁锈味。他们的实训楼,永远是叮叮当当,引擎的轰鸣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我不是那个专业的,但特喜欢溜达到他们那边去看。看着一辆半死不活的旧车,被他们拆开,清洗,更换零件,最后“轰”的一声重新发动,那声音,那叫一个带劲!比任何课堂上的理论都让人震撼。那是一种把“知识”变成“力量”的直接转换,看得见,摸得着。那时候我就隐约觉得,这帮天天跟扳手螺丝刀打交道的同学,以后走到哪儿都饿不死。他们手上有活儿。

我学的是计算机应用。在那个年代,这算是个时髦专业。我们的战场就是一排排的机房。夏天,机房里的冷气开得贼足,风扇嗡嗡地响,是我们最好的避暑地。我们从最基础的Office软件开始,到后来学Photoshop、CorelDRAW,再到简单的编程。老师总说,“别眼高手低,一个像素的差别,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我们就在屏幕前,一遍遍地放大、缩小,对齐、拉线。那种枯燥,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头皮发麻。但也是在那样的枯燥里,我们学会了耐心和专注。毕业后,我凭着一手还算熟练的PS技能,找到了第一份设计助理的工作。老板没看我文凭,就扔给我一张图,说,“你把它P得让我看不出P过的痕迹。” 我做到了。那一刻,我特别感谢在长江职校机房里熬过的无数个下午。

学校里还有幼儿保育专业的姑娘们。她们的教室总是在另一栋楼,远远的,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风琴声和稚嫩的歌声。她们的实训课,是学画画、学手工、学跳舞,甚至学怎么给小孩子讲故事。我们这帮糙老爷们儿有时候会开玩笑,说她们是“带娃预备役”。但你真的去看她们的作品,那些用彩泥捏的小动物,用卡纸做的立体贺卡,充满了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她们的老师,一位温柔的女性,总是在走廊里轻声细语地指导。她们身上有一种独特的、被艺术和童心浸润过的温柔气质。后来,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他跟我抱怨说老师不够有耐心,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长江职校里那些弹着风琴、认真剪纸的女孩们的脸。我心想,要是她们去当老师,肯定不一样。

这就是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校给我的最深烙印:它不跟你谈太多虚无缥缈的未来和人生大道理,它就是把一门手艺、一个饭碗,实实在在地交到你手里。它让你明白,什么叫一技之长。这个词,在今天这个内卷到爆炸的社会里,分量只增不减。

当然,学校生活也不全是埋头苦干。记忆里还有食堂二楼永远排长队的冒菜窗口,那味道,绝了。还有傍晚的篮球场,总有一群少年在挥洒汗水,旁边围着一些假装路过、其实在看人的女生。宿舍熄灯后的“卧谈会”,天南海北,从游戏聊到隔壁班的班花,再到对未来的迷茫和憧憬。那些夜晚,构成了我们青春里最柔软、最真实的底色。

我们也会有攀比,会羡慕那些在重点高中、在名牌大学的同学。他们朋友圈里是图书馆、是学术讲座、是诗和远方。而我们,可能发的是一张刚刚修好的发动机照片,配文:“搞定!” 或者是一张刚做好的海报,配文:“客户爸爸终于满意了。” 看起来,好像没那么“高大上”。

但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几年、十几年过去,当大家都被社会磨得差不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当初那点虚幻的优越感,P用没有。真正能让你站稳脚跟的,是你到底“会”做什么。是你能否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创造一份实在的价值。我们这群从长江职校出来的人,很多人都成了各自领域里靠谱的技术骨干。开汽修厂的、做设计总监的、当幼儿园园长的……大家或许没有多么惊天动地,但都活得挺扎实。

这种扎实,我想,源于一种朴素的工匠精神。这个词现在被说得有点滥了,但在我们那时候,它就是老师傅嘴里的一句口头禅:“手上没活儿,心里就发慌。” 它意味着对专业的敬畏,对细节的偏执,对“做好一件事”的纯粹追求。

听说现在的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得更好了。开设了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电子商务这样更贴合成都发展脉搏的新专业。校园也翻新了,硬件设施比我们那时候强了不止一个档次。有时候刷到学校的官方账号,看到那些年轻、自信的脸庞,在更先进的实训室里操作着我都没见过的设备,我心里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有点嫉妒,但更多的是欣慰。

长江,长江,这个名字起得真好。它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引人遐想,但它奔流不息,绵长而深厚。它不承诺你一飞冲天,但它给你力量,让你汇入时代的洪流,有能力去你想去的任何一片海。

它可能不是成都最闪亮的那张名片,但对于我们这些从那里走出来的人来说,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校,就是我们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梦想最初上色的画板。那段时光,塑造了我们,也成就了我们。它告诉我们,无论起点在哪,只要手里有真本事,脚下的路,就永远不会是绝路。

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校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62281/

(0)
于老师于老师
上一篇 2025年7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