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给个答案的话,就现在这个时间点,往后看几年,人工智能(AI)、数据科学,还有老牌但依然坚挺的大前端和后端开发,这几个方向闭着眼睛选,饿死的概率都不大。尤其是AI,你现在扎进去,就像是2010年all in移动互联网,风口上的猪,懂的都懂。
但是,但是,这才是我想跟你聊的重点。
你18岁,最大的资本不是你现在能选对什么,而是你有大把的时间去试错,去迷茫,去找到你真正“想”做什么,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技术这东西,跟时尚圈的风潮没啥两样?今天流行React,明天可能就是Svelte的天下;当年Java制霸天下,现在Go和Rust一个个出来叫板。你像个没头苍蝇一样追着热点跑,很容易就变成了那种“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通”的“工具人”。三五年后,下一波技术浪潮袭来,新一代的年轻人用着更牛的框架、更简单的工具,轻轻松松就把你拍死在沙滩上。
这场景,我见得太多了。
所以,咱们换个思路。别先问“学什么技术”,先问问你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喜欢那种“所见即所得”的快感吗?就是你敲下一行代码,屏幕上立刻就出现一个按钮,一个动画,颜色变了,字体飞了。那种即时反馈带来的成就感,让你爽到飞起。如果是,那前端开发可能很适合你。从网页的HTML、CSS、JavaScript三件套开始,慢慢玩转Vue、React这些框架,你会发现自己像个魔术师,在屏幕这张画布上创造世界。
或者,你对那种“看不见”的逻辑更着迷?你不在乎界面好不好看,但你对数据怎么流动、信息怎么处理、系统怎么保证在高并发下依然稳如老狗,这些幕后的东西充满好奇心。你享受那种抽丝剥茧、搭建复杂又精密的逻辑体系的过程。那后端开发就是你的菜。去学一门像Java、Python或者Go这样的语言,去研究数据库、研究网络协议、研究分布式系统,你会成为数字世界的架构师。
再或者,你天生就是个“数据控”。你看到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就像看到了宝藏。你渴望从里面挖出规律,找出别人看不见的信息,用数据去预测未来。你觉得用图表和模型说话,比用嘴巴说话酷多了。那别犹豫,一头扎进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怀抱。去学Python,去啃统计学和线性代数,去玩TensorFlow和PyTorch。这条路很陡峭,数学门槛不低,但一旦爬上去,你看到的就是未来。
你看,我上面说的,没有一个字在告诉你“哪个技术最赚钱”。因为脱离了“你”这个主体,谈任何技术都是扯淡。一个让你每天学得想死、看到代码就犯恶心的技术,就算它能让你年入百万,你又能坚持多久?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让你能跑完全程的,不是开始时那点爆发力,而是你内心深处那股源源不断的热爱和好奇心。
所以,18岁的你,最该学的“技术”,其实是两样东西:
第一,是动手能力。
别再看那些“零基础三天入门XXX”的视频了,没用。关掉收藏夹,打开你的代码编辑器。想做个网站?那就从一个最简单的个人介绍页面开始。想搞AI?那就从跑一个最基础的MNIST手写数字识别项目开始。别怕丑,别怕bug,别怕报错。你写的第一个“Hello World”,就是你向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声呐喊。那个过程里,你会遇到无数的问题,你会去Google,去Stack Overflow,去GitHub看别人的代码。这个“发现问题 -> 寻找答案 -> 解决问题”的循环,才是学习技术的精髓。这比你看一百个小时的网课都有用。你真正要锻造的,不是你简历上那个“精通Java”、“熟悉Python”的标签,而是一种底层能力,一种无论明天前端框架是Vue还是Svelte、后端语言是Go还是Rust,你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捡起来、搞明白、并用它做出东西的能力。这,我们管它叫元能力(Meta-skill)。
第二,是找到一个让你兴奋的问题。
技术本身是冰冷的,是工具。它只有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才变得有温度,有意义。你对什么领域感兴趣?游戏?音乐?社交?环保?教育?
如果你爱打游戏,你能不能试着去学Unity或者Unreal引擎,自己写个最简单的2D小游戏?哪怕主角就是个方块,能跳能动,那也是你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你自然而然就学会了编程逻辑,学会了计算机图形学的一点皮毛。
如果你喜欢音乐,你能不能用Python写个小爬虫,去抓取你喜欢的歌曲的评论,然后做个词云分析,看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这不就把爬虫、数据处理、可视化全串起来了?
当你被一个“问题”驱动时,学习技术就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寻宝游戏。你需要什么知识,就去学什么。这种学习方式,目标明确,反馈极强,效率最高。
所以,别再纠结了。18岁的迷茫,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是珍贵的。它说明你在思考,而不是随波逐流。
给你个最实在的建议:
未来三个月,别想太多。就挑一个你直觉上最感兴趣的方向,比如前端。然后,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用一个月的时间,不求精通,只求做出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可以部署到网上让朋友访问的个人网站。可以是你自己的博客,可以是你喜欢的球队的介绍页,什么都行。
就一头扎进去做。
这个过程,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你可能会发现,你爱死了这种创造的感觉,从此在前端的路上一路狂奔。也可能,你会发现你对CSS的各种居中方式感到无比抓狂,但对后台数据如何传来特别好奇,于是你的兴趣点自然就转向了后端。
这都没关系。
重要的是,你行动了。你用一次小小的实践,代替了一万次空洞的迷茫。
记住,在技术的世界里,最厉害的人,往往不是一开始就选对了方向的天才,而是那些始终保持好奇、永远在路上、不断动手去解决新问题的“玩家”。
你的18岁,是这场游戏的序章。别急着一下子就打通关。
去折腾吧,少年。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友上传和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zedutec.com/p/61693/